生物百科知识点-突触传递讲解
来源:学大教育 时间:2015-12-09 20:03:52
什么是突触传递?它有什么作用?想要详细的了解突触传递的百科知识,就请大家看看这篇文章,即物理百科知识点-突触传递讲解,希望大家多看些百科知识,下文就是一片关于物理百科知识点的讲解。
一、突触传递
神经系统由大量的神经元构成。这些神经元之间在结构上并没有原生质相连,仅互相接触,其接触的部位称为突触。由于接触部位的不同,突触主要可分为三类:①轴突-胞体式突触;②轴突-树突式突触;③轴突-轴突式突触。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梢反复分支,末端膨大呈杯状或球状,称为突触小体,与突触后神经元的胞体或突起相接触。一个突触前神经元可与许多突触后神经元形成突触,一个突触后神经元也可与许多突触前神经元的轴突末梢形成突触。一个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的胞体和树突表面就有1800个左右的突触小体覆盖着。
二、突触形态特征
在电镜下观察到,突触部位有两层膜,分别称为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,两膜之间为突触间隙。所以,一个突触由突触前膜、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三部分构成。前膜和后膜的厚度一般只7nm左右,间隙为20nm左右。在靠近前膜的轴浆内含有线粒体和突触小泡,小泡的直径为30~60nm,其中含有化学递质。
三、传递过程
在前膜的内侧有致密突起和网格形成的囊泡栏栅,其空隙处正好容纳一个突触小泡,它可能有引导突触小泡与前膜接触的作用,促进突触小泡内递质的释放。当突触前神经元传来的冲动到达突触小体时,小泡内的递质即从前膜释放出来,进入突触间隙,并作用于突触后膜;如果这种作用足够大时,即可引起突触后神经元发生兴奋或抑制反应。
单胺类递质的神经元的突触传递另有一种方式。这类神经元的轴突末梢有许多分支,在分支上有大量的结节状曲张体。曲张体内含有大量的小泡,是递质释放的部位。但是,曲张体并不与突触后神经元或效应细胞直接接触,而是处在它们的附近。当神经冲动抵达曲张体时,递质从曲张体释放出来,通过弥散作用到突触后细胞膜的受体,产生传递效应。这种传递方式,在中枢神经系统内和交感神经节后纤维上都存在。
上文就是关于物理百科知识点-突触传递讲解,这篇文章很详细的给我们讲解了突触的知识点,比如突触传递、突触形态特征、传递过程等等,望大家好好学习。
热门资讯

-
★2019年重庆中小学生寒假放假时间
2018-11-08 -
2019年重庆高考报名5项注意和填报信息4点提前看
2018-11-08 -
2019年重庆普通高考报名考生要注意的事项
2018-11-08 -
★2019年重庆高考报名环节须知
2018-11-07 -
★政审材料是2019重庆高考录取的重要参考依据
2018-11-07 -
2019重庆高考生:高考生这些入学机会不要错过
2018-11-06 -
★2019年重庆市普通高考报名考生关心的热点问题集锦
2018-11-04 -
★2019年重庆普通高考报名时间出炉
2018-11-04 -
重庆学大教育官方辅导校区在哪?
2018-11-01
热门问题
-
青岛高二学生去学大教育补习怎么样?
2021-09-03 -
秦皇岛高二学生英语差如何能进步?
2021-09-03 -
乌海初三化学成绩差有必要补习吗?
2021-08-13 -
兰州初中生报假期班有什么效果?
2021-06-25 -
深圳学大教育辅导班的费用贵吗?
2021-06-25 -
太原高中生从几个方面选择托管班?
2021-06-18 -
中小学辅导机构哪家比较好?
2021-06-18 -
小升初数学学习技巧有哪些?
2021-06-04